首页 ABOUT 关于 CASE 案例 PLAN 策划 DESIGN 设计 NEWS 文章 CONTACE 联系
微信联系
电话联系
手机联系

中国家装企业暴雷大数据:负债年增长373.6%,日均倒下1.2家!

发布时间:2025-07-14 10:49:11
发布者:王掌柜
浏览次数:79

image.png


1.1近五年装企破产数据


image.png


从同比变化来看,2021到2024年破产企业数量保持增长,2024年是住宅装饰与装修行业(以下简称为“家装”)企业破产高峰期,破产企业数量较2023年大幅攀升,新增了93家,增幅高达26.8%,平均下来每一天都有1.2家家装企业宣告破产。2025年上半年(取数2025.1.1-2025.6.15),虽然家装企业破产数量的同比增速较2024年有所放缓,但破产速度依然较快,平均大约每1.36天就有一家家装企业破产。

image.png


近五年家装行业破产清算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72%(2025仅上半年数据,计算做年化处理),2023年增速为近五年来最快,年增长率达到101.22%,企业重整与清算的比例也高达1:165;而破产企业和重整企业数则在2024年达到峰值。破产重整企业数量始终相对较少,2021和2025上半年重整数量甚至为0,表明家装行业在经历破产潮的同时,企业重整的意愿或能力较弱。

image.png

近五年来家装行业破产企业的平均处理周期逐年缩短,从2021年的376.85天减少到2025年的77.06天,五年时间缩短了约79.56%,表明破产处理效率在大幅提升,可能得益于法律程序的优化、行业经验的积累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多重因素。

1.2地域分布特征


image.png

2024-2025破产企业共计572家,其中浙江省以135家破产企业数量位居首位,占比23.6%,该地区经济发达,有领先全国的企业数量和营商环境,同时也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和先行的市场结构调整。其中贵州、安徽、湖南、河南等人口大省的企业破产数量也较为领先,上海则因发达的经济和众多的企业数量,成为排行前十的地区中唯一的直辖城市。

image.png


部分材料商与物业公司试图借势转型,却缺乏交付能力,如铝合金门窗企业依托旧改订单(占比65%)切入整装,但施工管理混乱、企业能力跟不上转型导致增项纠纷不断,最终退出市场;某头部物业推出的“社区快装”因设计、施工协同低效,工期延误率高达70%,口碑崩塌后,无奈业务停摆。这些案例揭示跨界者的共性困境:“供应链资源无法替代线下服务整合能力”,盲目延伸业务链反而加速信用透支。

image.png

对于大型连锁装企而言,规模曾是装企竞争力的象征,在寒冬中却只能沦为枷锁

这场行业洗牌的本质,是“预收款挪用原罪”与“低频高成本获客矛盾”的集中爆发。大型企业因规模崇拜陷入“扩张—挪用—暴雷”循环,小微企业因价格战走向“亏损—跑路—信任崩塌”绝路。

1.3涉破企业债务规模


image.png

2024年破产家装企业债务规模和资产均达到近五年来最高值,破产企业负债接近50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373.6%,2021年、2022年、2023年债务规模相对较低,均在11亿元以下。

2021年超千万负债的企业占比为3.26%,2022年这一比例增加到7.9%,达到最高,意味着当年每一百家破产家装企业中,就有八家企业负债超千万。

image.png

2.1 消费者权益严重受损

家装企业破产潮的直接代价由消费者承担。预付制模式下,业主装修款成为企业挪用的“无息资金池”:在住范儿暴雷事件中,有消费者支付50万元全款后工程仅完成水电阶段便无限期停工,而平台虚假标注“已发货”订单更暴露资金监管彻底失效,据行业统计,2023年因装企跑路导致的单个案件涉案金额常超百万,涉及业主数量动辄数百人,而这并不是个例。

2.2 上下游行业生存危机

危机发生时,供应链企业首当其冲。房企债务危机沿产业链向下传导,装企坏账进一步挤压材料商生存空间。2024年6月,我乐家居公告显示,法院终结对恒大6232万元债务的强制执行程序,这笔巨额欠款实质沦为“永久坏账”。中小建材商被迫接受“利润换生存”:与整装公司合作的经销商坦言,“进场费高、结款周期长达半年,只为维持品牌曝光度,实际利润近乎归零”。

2.3 行业信任体系崩塌

信任链断裂从B端蔓延至C端,供应商为降低风险,要求装企现款现货或大幅缩短账期,导致后者现金流进一步恶化。消费者对全包装修模式的信任度跌至冰点,业主亲自监工、分项采购已然成为新趋势。此前,行业监管滞后加剧混乱,预付款缺乏第三方托管机制,企业挪用资金法律成本极低,也常被人诟病。

最终,从上游到下游,从真金白银到意识形态,整个行业如多米诺骨牌般从一一倒塌,恶性循环。

image.png

3.1 企业内因:经营模式缺陷集中爆发


家装行业的暴雷本质是“制度性挪用”的必然恶果,这种看似便捷的“内部输血”,为暴雷埋下伏笔。

北京旗舰店千万月成本与8万客单价的倒挂,暴露规模崇拜对现金流的绞杀,流量依赖更让企业沦为“获客成本的人质”——400元/客资的投入在10年复购周期下血本无归,部分装企为了维持“全国连锁”光环,在三四线城市的盲目铺店,租金成本占比超营收30%,供应链端长达180天的账期,让材料商成为事实上的无息贷款方,账上既没有现款,也没有现货,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3.2 外部环境剧变


image.png

从2021年到2025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破产企业数量总体上保持着逐渐增长的趋势。2021年,建筑业的破产企业数量为324家,房地产业为1300家。到2024年,建筑业破产企业数量已增至1085家,房地产业也达到了1878家的高峰,四年间,家装企业的破产数量增长了约372.22%,房地产企业的破产数量增长了约44.46%,同时可见,在这四年间,家装企业的破产增长速度远高于房地产企业。

家装行业的集体崩塌,不仅是经营模式的失败,更是外部环境剧变下的系统性溃堤。当房地产、政策与流量成本三重绞索同时收紧,行业被推进了一场无人幸免的生存风暴。

image.png

3.3个人消费理念转变


家装行业的崩塌反映了消费者觉醒和新趋势的崛起。知识壁垒的消失使消费者通过在线教程和数字工具自主掌握装修知识。2024年“自装联盟”话题的巨大浏览量显示了消费者角色的转变,越来越多人参与到自己的装修项目中。同时,消费观念从“面子消费”转向“里子革命”,装修风格从欧式古典转向简约耐看,如法式奶油和新中式。2025年的调研表明,更多的Z世代消费者重视“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这一比例较2020年大幅增长,强调了终身保修和上门维护服务的重要性。

image.png

随着情绪付费时代的到来,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情绪价值关注度显著提升。2025年春,整家定制推出的《溯光》电竞房凭借其独特的语音控制灯光系统成为市场上的现象级产品。该系统可以切换“竞技模式”(冷蓝光提升专注力)和“治愈模式”(暖黄光缓解焦虑),将空间转变为情绪调节工具。这一创新不仅限于电竞房,网络上的情侣房、闺蜜房、宠物房、宅家房等细分装修赛道也广受年轻人喜爱。这种“家居情绪疗愈”趋势反映了消费决策公式的重构——“心价比”正在超越传统的“性价比”。无数微观场景的兴起,正逐渐汇聚成推动行业变革的强大力量。

image.png


在家装行业近年来的破产潮中,旧的商业模式的弊病被无情地暴露出来。然而,这场危机同样催生了全新产业生态的萌芽。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增长红利逐渐枯竭,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加剧,流量神话的破灭,行业内的生存者们不得不采用全新的逻辑来重塑行业格局。

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但所有的路径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生存法则:存量时代的到来。从企业不顾一切地掏空消费者的预售款与消费者的过度防御心理,到企业开始提供消费者梦寐以求的家居环境,而消费者则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上的成功作为回应,整个行业的互动模式已经从原始的零和博弈演变为一种更为和谐的生态共生。

家装的未来并不在于门店规模的扩大或是融资数字的增长,而在于当消费者拿起新家钥匙时心中的那份安定与满足。面对7万亿的存量市场,战火已经点燃,而最终的胜利者,将是那些深谙行业本质,坚持长期主义的真正行业守护者。

来源:无破有数(ID:WUP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