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公司去经营》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公司去经营:
从保安到涅槃,我用“痛苦雕琢”专注定制产业链营销,以结果佐证专业。
今天的分享结合我的个人经历开始。
作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人,我常和身边人说:“每个人都该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运营。”
而对我而言,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理念,是从保安到营销企划部负责人,再到家居建材经销商、负债挣扎。
最终重新涅槃,用“痛苦雕琢”换来的清醒认知。
多年前接触《商业模式新生代》里的“商业模式画布”时,
我就被触动——它本是拆解企业商业逻辑的工具,可当我把前半生的跌撞与成长放进“个人商业模式画布”里梳理,
才真正看清在定制产业链营销领域的破局路径。
下面,我结合自身经历,用9个关键问题,聊聊如何搭建属于自己的“个人商业模式画布”。
一、核心资源:我是谁?我拥有什么?
我的“核心资源”,是在底层与高峰间“摔打”出的认知、经验与人脉:
做保安时,
观察人流、琢磨“如何吸引人关注”,埋下对“用户注意力”的敏感;
从营销企划部小兵做到负责人,
操盘传统家居品牌全案,懂线下招商、经销商管理的“硬功夫”;
做家居建材经销商时,
尝过风光也扛过负债百万的绝境,让我对“中小企业生存痛点”有刻骨认知;
重新起步后,我聚焦“定制产业链”,从上游企业品牌塑造,到中游经销商流量破局,再到下游用户体验设计,懂这条链上每个角色的渴望与焦虑。
二、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
这些“摔打”出的资源,让我把关键业务锚定在**“定制产业链营销全链路解决方案”**:
对定制/板材企业,
帮它们从“代工企业”转型“品牌企业”,梳理核心优势转化为市场卖点;
对定制/板材经销商,
解决“获客难、转化低”的难题,搭建适合的流量与转化闭环。
三、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
我聚焦的“客户”,是定制产业链上想通过营销破局的人:
直接客户:
包括定制家居/板材的企业老板(尤其想做自有品牌的)、区域经销商(被流量和转化困住的);
间接客户:
是企业里负责营销的总监、经销商的核心团队——他们是方案落地的关键执行者。
四、价值服务:怎样帮助他人?
在定制产业链摸爬滚打这么多年,
我始终坚信**“结果是专业的佐证!”**
关键业务是“做方案、搞执行”,但价值服务是“拿结果说话”
帮企业把“技术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帮经销商把“门店流量”变成“真金白银的订单”。
五、渠道通路:该如何宣传?
我的逻辑是**“用结果做宣传,按阶段做交付”**:
宣传端:
把服务过的定制企业的真实结果,拆解成内容发布在平台,让客户从真实案例里感知价值;
交付端:
小需求用“定制营销诊断包”,
中需求做“季度专项陪跑”,
大需求上“年度全链路合作”,一步步建立信任。
六、客户关系:如何建立联系?
经历过负债的绝境,我更懂**“真诚与长期主义”**的重量:
项目期内会紧盯关键节点,项目结束后也会定期分享行业新趋势;
不会把合作当成“一锤子买卖”,而是把客户当成“产业链伙伴”
信任,是在长期价值交付中沉淀的。
七、重要合作:谁能帮助我?
定制产业链营销需要“生态协作”,我的“重要合作”分三类:
专业伙伴(工业设计师、短视频操盘手、行业媒体等,助力专业内容落地与影响力扩散);
行业伙伴(定制家居协会、互补型营销机构,获取一手信息与资源互补);
客户转介绍(受益的企业老板、经销商主动推荐朋友,这是最有温度的合作)。
八、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
“收入”是**“生存底气+涅槃证明+行业尊重”的三重收获**:
“硬”收入有项目服务费、年度顾问费,以及机构在定制产业链营销领域的口碑溢价;
“软”收入是看到客户靠我设计的方案突破增长时,那种“真的帮到人了”的成就感,还有行业里提到“定制产业链营销”会想到我的认可感。
九、成本结构:我要付出什么?
经营“我”这家“个人公司”,
成本是**“血泪、心力+自我颠覆的勇气”**:
“硬”成本是每年花重金去前沿城市考察、学习新技术,以及带团队打磨方案的时间投入;
“软”成本是负债时的催债恐惧、转型时的质疑委屈,还有为跟上行业节奏牺牲的陪伴时间……
但客户拿到结果,这些“成本”都成了“勋章”。
结语:别人是打造,我是痛苦雕琢
分享这些,不是要炫耀什么,而是想让你知道:当你把自己当公司经营时,有人是“打造”,而像我这样从底层摔打出来的人,更像“痛苦雕琢”。
每一道刻痕里,都有过眼泪、迷茫甚至绝望。
但正是这些“痛苦雕琢”,
让我能精准抓住定制产业链的痛点,能用“结果是专业的佐证”打动客户。
希望你也能试试“个人商业模式画布”,
无论此刻处于什么境遇,
梳理清楚“优势-业务-用户-价值-回报”,
你终会成为自己人生的“CEO”,
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